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怎么写?下面我们九月范文网实验报告频道给大家精编的12篇关于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1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也称为地衣酸钠)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工程、化妆品等领域。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讨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性质以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我们将探索其在护肤品中的保湿效果,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
实验目的:
1. 了解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
2. 探究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
3. 评估其在护肤品中的保湿性能。
实验材料与方法:
1.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样品;
2. 蒸馏水;
3. 电子天平;
4. 精密天平;
5. 烘干器;
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7. 化妆品基础配方。
实验步骤:
1. 测定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
2. 测定其在不同浓度下的溶解度;
3. 制备含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护肤品样品;
4. 测定样品的保湿效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精密天平测定了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Xg/mol,表明其为低分子量聚合物。接下来,我们测定了其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溶解度,结果显示在pH为7的中性条件下,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溶解度最佳。然后,我们将其加入化妆品基础配方中,并制备了两种不同浓度的护肤品样品。经过在模拟皮肤上的实验,发现含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护肤品样品具有较好的保湿效果,能够有效减少水分流失,改善皮肤干燥情况。
结论:
本实验通过测定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效果,得出了以下结论: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具有较好的水溶性和保湿性能,适合用于化妆品中。其在护肤品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产品的保湿效果,改善干燥肌肤,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低分子聚丙烯酸钠的认识,并探索了其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前景。这也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探讨该高分子化合物在护肤品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2
丙烯酸类聚合物是很重要的一种水溶性化合物,它广泛用于石油、采矿业分散剂,合成洗涤剂分散剂,印染增稠剂及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分散阻垢剂等。聚丙烯酸又因其分子量的大小用途有所差异,因此再合成方式上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合成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产品,以满足应用上的需求。
近年来,由于聚丙烯酸钠的优越性能,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聚丙烯酸钠(PAANa)是一类高分子电解质,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可用于食品、饲料、纺织、造纸、水处理、涂料、石油化工、冶金等。PAANa的用途与其分子量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低分子量(500~5000)产品主要用作颜料
46分散剂、水处理剂等;中等分子量(10~10)主要用作增稠剂、粘度稳定剂、
保水剂等;高分子量主要用作絮凝剂、增稠剂等。
在造纸工业,随着高浓度涂布机的引进和铜版纸生产的发展,对分散剂的需求越来越大。低分子量PAANa作为造纸工业的有机分散剂,能提高颜料的细度、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提高纸张的柔软性、强度、光泽、白度、保水性等,且具有可溶于水、不易水解、不易燃、无毒、无腐蚀性特点,因此低分子量PAANa在造纸工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3
通过生产实际摸索,配制成的聚丙烯酸钠溶液pH值为10左右时其絮凝能力最大,呈淡蓝色透明溶液。配成的聚丙烯酸钠溶液中性时易成为乳白色浊液,絮凝能力下降。综上所述,配制聚丙烯酸钠溶液较理想的方法和条件是:先在聚丙烯酸钠溶液配制槽中加入一定量的纯水或软化水,然后用30%NaOH溶液调节溶剂水的pH值至10左右,打开配制溶液用的压缩空气管阀门,在搅拌的情况下,于常温下缓慢、均匀地投入适量聚丙烯酸钠固体颗粒,确保配制后聚丙烯酸钠溶液浓度为0.05%。然后打开配制用的蒸汽管阀门,将溶液升温至50℃左右,关闭蒸汽管阀门,待聚丙烯酸钠固体颗粒完全溶解,溶液浓度均匀时(约半小时),关闭压缩空气管阀门。这样配制出的聚丙烯酸钠溶液流动性好,絮凝能力大。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4
在已制成的聚丙烯酸水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30%)边搅拌边进行中和,使溶液的pH值达到10~12范围内即停止,即制得聚丙烯酸钠盐。
Ⅱ.端基法测定聚丙烯酸的分子量
准确称量约0.2g样品放入100mL烧杯中,加入1mol/L的氯化钠溶液50mL,用0.2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测定其pH值,用消耗的氢氧化钠毫升数对pH值作图,找出终点所消耗的碱量。
利用下式计算聚丙烯酸的分子量
式中Mn——聚丙烯酸分子量;
V——试样滴定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M——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m——试样质量,g;
1/72——每1g样品所含有的羧基摩尔理论值;
2——聚丙烯酸1个分子链两端各有一个酯基。
根据聚合反应动力学原理,合成的聚丙烯酸钠分子量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聚合反应温度、链转移剂浓度、单体浓度、单体浓度。下面给予讨论,从而得出制备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的最佳条件。
链转移剂浓度的影响改变链转移剂异丙醇的加入量,通过滴定的方法测出在不同浓度的转移剂下制取的聚丙烯酸到达滴定终点时所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量,从而计算出聚丙烯酸的分子量。分别测得在不同浓度链转移剂下制取的聚丙烯酸的分子量。结果表示在图1中。根据图1可看出链转移能力与链转移剂的键能强弱有关,键能强,链转移能力弱。在聚合反应中,起到控制分子量大小和使分子量分布变窄的作用,使聚合物性能稳定。根据图1所示我们可以得出,当异丙醇浓度增大,聚合物的分子量先上升后下降,当要制取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时需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链转移剂浓度。合成分子量(20xx-3000)聚丙烯酸钠适当的链转移剂浓度为130%-225%。
单体浓度的影响改变加入丙烯酸单体的质量,单体浓度以丙烯酸质量占水重计算。为防止暴聚,在实验时,单体是从分液漏斗中逐滴加入到三颈烧瓶中的。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表示在图2中。根据图2可以看出,当单体浓度逐渐增大但还不到90%时,分子量是逐渐增大;不过当单体浓度大于90%时分子量又开始有降低的趋势。所以在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时可以根据上述分析选择适当的单体浓度。合成分子量(20xx-3000)聚丙烯酸钠适当的单体浓度应小于100%。
篇二: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第一章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表征与应用性能试验
聚丙烯酸钠(PAANa)是一类高分子电解质,是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用途广泛,可用于食品、饲料、纺织、造纸、水处理、涂料、石油化工、冶金等。PAANa的用途与其分子量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低分子量(500~5000)产品主要用作颜料分散剂、水处理剂等;中等分子量(104~106)主要用作增稠剂、粘度稳定剂、保水剂等;高分子量主要用作絮凝剂、增稠剂等。
在造纸工业,随着高浓度涂布机的引进和铜版纸生产的发展,对分散剂的需求越来越大。低分子量PAANa作为造纸工业的有机分散剂,能提高颜料的细度、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提高纸张的柔软性、强度、光泽、白度、保水性等,且具有可溶于水、不易水解、不易燃、无毒、无腐蚀性特点,因此低分子量PAANa在造纸工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5
(1)当溶剂水显酸性时,易使聚丙烯酸钠晶体在溶解过程中变性,形成口香糖状薄片,失去絮凝作用。(2)当溶剂水中杂质离子含量过多,电导率过高时,易使聚丙烯酸钠与这些杂质离子反应生成聚丙烯酸盐类沉淀,影响配制成的聚丙烯酸钠溶液浓度及絮凝能力,还可能堵塞聚丙烯酸钠溶液的输送泵以及泵的进、出口管,增加拆修泵次数。另外可能堵塞聚丙烯酸钠溶液加入管,造成操作人员巡检不及时而断加聚丙烯酸钠的情况。(3)溶剂水中一旦混入重金属盐溶液,如:BaCl2溶液,也会造成聚丙烯酸钠变性,生成沉淀,絮凝能力降低直至丧失。因此,在水质差的地区,应选用纯水或软化水作配制用溶剂水。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6
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温度计、滴液漏斗的250ml四口烧瓶中,加入20ml去离子水和100ml链转移剂丙醇,在不断搅拌下加热至80-82℃左右,开始滴加由1.8g引发剂过硫酸铵、10ml水和29g单体丙烯酸配成的溶液(首先将引发剂溶解于水中,再加丙烯酸),并在2~3h内将单体和引发剂滴加完毕,之后保温反应2h。改成蒸馏装置,加热蒸出链转移剂丙醇冷却至40~50℃时(取样5ml待测定分子量),然后逐渐滴加30%的氢氧化钠溶液(约42g)中和至pH=7~8,得到淡黄色透明粘稠的PAANa溶液。将该溶液滴加至丙酮中,再过滤,真空干燥可得到聚丙烯酸钠的固体粉末。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7
配制时水温过高极易使投入水中的聚丙烯酸钠固体颗粒立即融化变软形成外融内不融的聚丙烯酸钠固体团状物。要使这样的团状物彻底溶解需要很长时间,否则不仅会影响配制成的聚丙烯酸钠浓度,还会因聚丙烯酸钠溶液中混有这种团状物堵塞聚丙烯酸钠泵及进、出口管路、聚丙烯酸钠溶液加入管,造成断加聚丙烯酸钠溶液的情况。在配制聚丙烯酸钠溶液时应选择常温水中加入聚丙烯酸钠固体颗粒,然后在搅拌条件下升温到50℃左右。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8
(1.沈阳化工学院,辽宁沈阳110142;2.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21摘要: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丙烯酸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亚硫酸氢钠为链转移剂制得分子质量为3000~4000的聚丙烯酸钠采用粘度法测得产物的黏均分子质量,对丙烯酸单体和聚丙烯酸钠聚合物的FTIR图谱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各因素对聚丙烯酸钠分子质量的影响趋势和程度结果表明: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为单体浓度,其次为反应温度,再次为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的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4h;丙烯酸单体质量分数为25%,引发剂过硫酸铵用量为单体质量的6%,链转移剂亚硫酸氢钠用量为单体质量的3%FTIR谱图中不含碳碳双键,且有羧酸盐的特征峰出现,验证了聚合物的合成该工艺节省能源,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般都是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尤其是在反应结束后要蒸馏回收大量的链转移剂(如异丙醇、巯基乙醇等)。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9
随着我国丙烯酸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丙烯酸下游产品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聚丙烯酸钠作为丙烯酸的一种主要下游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受到重视,生产也不断增加。聚丙烯酸钠产品包括水溶性产品和水不溶性产品。水溶性聚丙烯酸钠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化工等领域。水不溶性聚丙烯酸钠产品具高吸水性,主要用于农林园艺、生理卫生等领域。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从几百至几千万以上,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各有各的用途。超低分子量(700以下)的用途还未完全开发;低分子量(1000-5000)主要起分散作用;中等分子量(104-106)显示有增稠性;高分子量(106-107)的则主要做增稠剂和絮凝剂;超高分子量(107以上)的在水中溶胀,生成水凝胶,主要用作吸水剂。水溶性聚丙烯酸钠中又包括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两类。
目前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合成是采用丙烯酸经氢氧化钠中和形成丙烯酸钠溶液,然后再聚合的工艺路线。在水溶性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中,通常是高浓度丙烯酸钠溶液和低浓度氧化还原引发剂在低温下进行水溶液聚合。制备的关键是在聚合前要除去丙烯酸中的阻聚剂。去除阻聚剂的方法有减压蒸馏或加人活性炭吸附。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聚合时往往因为自交联作用或聚合速度过快使产品水溶性降低,因此需加入抗交联剂和缓聚合剂。日本专利报道了以过硫酸盐和有机苯胺的复合引发体系,常温下催化丙烯酸钠水溶液聚合,制得溶解性能好的聚丙烯酸钠。戚银城等采用氧化-还原体系,添加氨水和氯化钠,在30℃时合成了分子量几百至几千万的聚丙烯酸钠。水溶液聚合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的特点,但缺点是所得到的聚合产物含水量高达60%-70%,难干燥。反相悬浮聚合法也可用于合成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韩淑珍[5]报道了北京化工大学开发出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絮凝剂,并建成1000L聚合釜装置。反相悬浮聚合法工艺复杂、设备利用率低。
聚丙烯酸钠是一种线状、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链上的梭基由于静电相斥,使聚合物链伸展,促成有吸附性功能团外露到表面上,这些活性点吸附在溶液中悬浮粒子上,形成粒子间的架桥,从而加速了悬浮粒子的沉降。因此可作絮凝剂。
聚丙烯酸钠是近年来在各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类功能性高分子材料,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在各使用行业越来越受重视。但在我国其研究还不深,生产规模还小,性能尚不如人意。研究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应用性能,扩大产品的应用领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以上分析可见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在很多领域都广泛使用,但目前在国内企业使用的多为国外产品。国内近两年已有生产,但厂家不多,生产能力不超过一千吨,其中还包括胶体产品。由此可见国内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生产缺口还很大,有必要增加生产满足国内需求。因此建设高质量的使用性能好的聚丙烯酸钠生产厂非常必要。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10
在带有回流冷凝管和两个滴液漏斗的三口烧瓶中,放入去离子水和过硫酸铵.待过硫酸铵溶解后,加入丙烯酸单体,异丙醇调聚剂.开动搅拌机并加热,使瓶内液体达到82~94,在此温度范围内把丙烯酸单体和溶在去离子水中的过硫酸铵水溶液,分别由滴液漏斗渐渐滴瓶内.滴加丙烯酸和过硫酸铵要控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然后控制温度,回流反应2.5h,即可制得聚丙烯酸(相对分子质量20xx左右).在已得到的聚丙烯酸水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中和,使溶液的pH值达到8~12(具体值依应用需要而定)即停止,得到聚丙烯酸钠.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11
在装有回流冷凝器、电动搅拌器、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四口烧瓶中,加入链转移剂(如异丙醇200%~400%)和一定量的去离子水,在搅拌的情况下,加热升温至一定温度(80或90),滴加丙烯酸单体和引发剂的水溶液,严格控制滴加速度,3h左右滴毕,再保温反应3h,冷却至40~50,然后加入30%的NaOH溶液,调整pH值至7~8,把装置改成蒸馏装置,加热蒸出链转移剂和水的混合物,得到淡黄色聚丙烯酸钠粘稠液体,洗涤后置于5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粉碎包装。
这与聚合反应动力学原理相符,在发生爆聚的反应过程中,反应放出的热不能及时释放,体系产生大量积热,反应液的温度急剧升高,故发生爆聚;而在发生平稳聚合的反应过程中,一方
面连续滴加单体3h左右,减缓了反应速率,另一方面在高温下,大量的链转移剂的冷凝回流带走了大量的反应热,反应液的温度得到有效控制,故反应平稳进行。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链转移剂用量较大,如果滴定速度不均匀或过快,就会引起分子量分布变宽或爆聚,影响产品质量。
低分子聚丙烯酸钠实验报告范文篇12
3.1方案一
3.1.1实验原理
聚丙烯酸是水质稳定剂的主要原料之一。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相对分子质量在几万或几十万以上)多用于皮革工业、造纸工业等方面。作为阻垢用的聚丙烯酸,分子量都在一万以下,聚丙烯酸分子量的大小对阻垢效果有极大影响,从各项试验表明,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阻垢作用显著,而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酸丧失阻垢作用。
丙烯酸单体极易聚合,可以通过本体、溶液、乳液和悬浮等聚合方法得到聚丙烯酸,它符合一般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规律。
本实验用控制引发剂用量和应用调聚剂异丙醇,合成低分子量的聚丙烯酸,并用端基滴定法测定其分子量。
3.1.2实验仪器和试剂
四口瓶,回流冷凝管,电动搅拌器,恒温水浴,温度计,滴液漏斗,pH计丙烯酸,过硫酸铵,异丙醇,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3.1.3实验步骤
Ⅰ.低分子量聚丙烯酸的合成
1.在装有搅拌器、回流冷凝管、滴液漏斗和温度计的250mL四颈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和1g过硫酸铵。待过硫酸铵溶解后,加入5g丙烯酸单体和8g异丙醇。开动搅拌器,加热使反应瓶内温度达到65~70℃。
2.将40g丙烯酸单体和2g过硫酸铵在40mL水中溶解,由滴液漏斗渐渐滴入瓶内,由于聚合过程中放热,瓶内温度有所升高,反应液逐渐回流。滴完丙烯酸和过硫酸铵溶液约0.5h。
3.在94℃继续回流1h,反应即可完成。聚丙烯酸相对分子质量约在500~4000之间。